李士材曰∶虚人感冒,不任发散者,此方可以代之。巳月六阳尽出于地上,此气之浮也。
此足太阳、阳明药也,胸中痰食与虚烦者不同,越以瓜蒂之苦,涌以赤小豆之酸,吐去上焦有形之物,则木得舒畅,天地交而万物通矣。五味入口,甘先入脾,是方也,参、、归、术、甘草,皆甘物也,故可以入脾而补中气。
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,前之二陈汤耳。又邪在上焦则吐,在下沸汤井水。
脾主四肢,五心烦热,是心火陷于脾土之中,宜升发火郁。左金者,黄连泻去心火,则肺金无畏,得以行金令于左以平肝,故曰左金。
如用栀子、瓜蒂之类以吐,又用承气之类以下,其性皆寒,误用之,则损中气。师云∶咽者胆之候,若只咽间痰热,膈内和者,宜以平胆之方主之。
是方也,惟吐无形之虚烦则可,若用之以去实,则非栀子所能宣矣。夫面赤发热,汗出抽掣,近似中风,其实不是,务必仔细斟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