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痉之征,本有由来,一经妄治,即奇形毕现。夫曰转属,是他经戾及。
如心下温温欲吐,郁郁微烦之类,温温、郁郁,俱不得连读,连读则失其义矣。 如浮、大、动、滑、数之脉体虽不变,始为有力之阳强,终为无力之阳微,知阳将绝矣;沉、涩、弱、弦、迟之脉,虽喜变而为阳,如急见浮、大,动、滑、数之状,是阴极似阳,知反照之不长,余烬之易灭也。
此义最浅,伤寒诸书莫之或及,而以冬寒春温时疫之三症掩之,何不求致病之因,而归时令之变耶?厥阴有晦朔具合之理,阴极阳生,故厥阴伤寒,反以阳为主。
“先发汗不解,而复下之,脉浮者不愈。 少阴病四五日,腹痛小便不利,下利不止。
《内经》云“东风生于春。此与热结膀胱血自下者,同一局也。
然邪气之来也紧而疾,谷气之来也徐而和,此又不得以迟数定阴阳矣。以阴阳互根之体,见阴阳离合之用,是知六经之准绳,更属定不定法矣。